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从文化学的视角,阐释现代西方体育扩张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剖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的窘境;但两种文化并非水与火的关系,从发展的观点看,它们将彼此吸纳,并行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史中两条不竭的长河;最后提出对待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应持的态度及在民族传统体育改造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肖谋文 《体育学刊》2001,8(6):20-21,24
运用文献、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广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已具一定规模,但年龄、学历结构不合理,管理松散,应成立行业协会,鼓励和规范有偿服务。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体育举国体制的再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我国体育体制的结构分析,剖析了我国体育举国体制呈现的基本特点,认为举国体制的形成是因为资源不足和政治上的高度集权。随着社会的发展,举国体制的改革成为必然,但改革是渐进式的。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体育系统内部与系统外部等几个方面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文献调研、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对青少年学生体育品德培养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指出青少年学生在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方面存在不足。加强青少年学生体育品德培养,树立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修正体育品德培养计划和目标;丰富体育品德教育方法,完善体育品德评价体系;掌握体育品德知识,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利用课堂教学阵地,拓展实践教育形式。有利于广大体育教师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有助于提升青少年学生体育品德水平。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学的视角,阐释现代西方体育扩张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剖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的窘境;但两种文化并非水与火的关系,从发展的观点看,它们将彼此吸纳,并行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史中两条不竭的长河;最后提出对待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应持的态度及在民族传统体育改造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肖谋文 《体育科技》2013,34(4):118-122
以湖南省高校体育教研室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资料、问卷及访谈调查等方法,对湖南省高校体育教研室的基本状况以及湖南省高校体育教研室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湖南省体育教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加强湖南省体育院系教研室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论体育明星对我国城市中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4个代表城市,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揭示了城市中学生所崇拜的体育明星地域及项目分布、体育明星崇拜的价值取向;把崇拜分为适度、中度和极度3个层次,阐述了不同程度的崇拜产生的不同影响.最后,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体育明星崇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功能演绎到制度变迁: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政策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政策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指出:体育功能演绎与体育政策变迁有潜在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体育功能的认识经历了从政治功能为主到侧重经济功能,再到人的全面发展功能的过程。与之相对应,体育政策也呈现出从"竞技体育重点发展"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再到"和谐体育"政策演进过程。通过对政策过程的分析和政策效果的评价,揭示了我国体育政策的演进路径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群众体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梳理了我国群众体育政策的发展脉络,我国群众体育政策可分为政策产生、曲折发展、探索创新、民主化、法制化发展四个阶段.通过对各阶段群众体育政策的系统总结和理论阐释,其演进路径可概括为:指导思想从国家本位到民众本位;政策制定由自上而下到上下互动;政策执行从刚性执行到刚柔并济;政策反馈从单一渠道迈上多元;把增强人民体质作为基本目标,且始终与党的政治路线紧密相连.最后,文章提出了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侗族传统建筑在继承百越民族干栏建筑和广泛吸收其他民族建筑精华的基础上融合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理念,与自身的风格渗透、交织在一起,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秀代表.在侗族鼓楼、风雨桥和民居的建造过程中,侗族建筑工匠们大量的使用近似公式和经验公式,发展出等分圆周和正多边形作图的技巧,频繁使用对称、全等和相似等手法并蕴含有黄金分割比的运用,同时在建筑层数、边数等方面巧妙地进行奇偶搭配,孕育着阴阳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以鼓楼为代表的侗族建筑是侗族全部精神性的文化结晶,这也正是我们将侗族文化称之为“鼓楼文化”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